“二师兄”身价连跌12周,上市猪企业绩如何?

来源:环球网     时间:2021-04-23 08:39:57     

  猪肉价格连续下降12周,作为国人餐桌不可或缺的“成员”,猪肉价格走势和市场供应备受关注。

  据国家统计局统计,一季度末全国能繁母猪存栏4318万头、恢复到2017年年末的96.6%,生猪存栏4.16亿头、恢复到2017年年末的94.2%,猪肉产量1369万吨,同比增加31.9%。随着供需形势持续改善,猪肉价格已经连续12周下降,回落至每公斤40元左右,同比下降25%左右。

  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副局长陈光华此前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猪肉价格已经回落到本轮生猪产能恢复以来的最低点。据监测,4月第三周(12日-18日),全国集贸市场猪肉价格每公斤是38.96元,同比下降27.6%,比1月份第三周的最高价格降低了15.26元,比去年的最高价(2020年2月份第3周)降低20.68元。

  对于近期猪价大幅回落的主要原因,陈光华认为是生猪出栏明显增加,还有春节之后猪肉消费下降,这一增一降两个因素碰头。另外,也有养殖户恐慌性出栏形成了“踩踏效应”。

  随着猪价进入下跌周期,正邦科技(002157.SZ)、天邦股份(002124.SZ)、新希望(000876.SZ)、牧原股份(002714.SZ)等上市猪企业绩如何?

  4月13日晚间,正邦科技发布业绩快报显示,2021年一季度预计归属净利润约2.05亿至3.05亿元,同比下降66.32%至77.36%。

  4月14日晚间,天邦股份发布2021年第一季度业绩预告,一季度预计归属净利润为1.9亿至2.4亿,同比下降50%至60%。

  4月14日晚间,新希望发布业绩预报称,2021年一季度预计归属净利润约1.2亿至1.8亿元,同比下降88.94%至92.62%。

  新希望公告称,报告期内生猪销售价格较2020年同期有所下降,叠加饲料原料价格上涨及疫情影响等因素,生猪养殖成本上升,导致猪产业盈利下降。与新希望一样,正邦科技、天邦股份也将业绩巨降的主要因素归结于生猪价格较去年同期有所下滑。

  值得注意的是,牧原股份一季度归属净利润预增62.17%-76.70%,预计为67亿-73亿元,与新希望等上市公司形成鲜明对比。

  若究其原因一定程度上为牧原股份于2021年一季度加大生猪出栏量,达到772万头,高于2020年上半年的678万头,以量补价合理调节,并通过自繁自养模式实现成本控制。

  综合来看,陈光华认为猪肉供应最紧张的时期已经过去了,后期供应会越来越宽松。按照目前生产恢复势头,今年6、7月份,生猪存栏有望恢复到正常年份的水平。之后再过4个月左右的时间,每个月的出栏量也会逐步恢复到常年的水平。

编辑:admin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用户注册发布,仅代表作者或来源网站个人观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网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因作品内容侵权需删除与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尽快通过本网的邮箱或电话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