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进新时代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旗文化和旅游局聚焦自治区党委“两个打造”(打造更多政治性强、内涵丰富、意蕴厚重、接受度高的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打造一批具有中华文化底蕴、汲取各民族文化营养、融合现代文明的书籍、舞台艺术作品、影视作品、美术作品)工作要求,持续发力,多措并举,聚力文化事业发展,推进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
一、聚焦理论研究,打好工作基础
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结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和中华文化基因研究项目实施,把理论研究作为“两个打造”的基础性工作。鄂前旗文旅局于年初制定《文化和旅游局2022年理论学习计划》,并按照学习计划定期组织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等理论。截至目前,共开展中心组学习6次、集中学习18次。
二、聚焦主题活动,弘扬中华文化
一是依托旗文旅局公众号开设《名师讲堂》栏目,累计开展《如何认识中国传统文化》《绘本亲子阅读》等名师讲堂4场。二是依托文艺惠民演出工程,采取集中主题宣传演出与常态化惠民演出相结合的方式,组织举办2022年鄂托克前旗农牧民春晚、“十五呈上元 四区启新程”庆元宵大型群众文体活动、“喜迎党的二十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月月传”志愿服务、“文化和自然遗产日”、“连接现代生活·绽放迷人光彩”非遗进校园等特色主题活动,宣传推广各民族共享的中华符号。截止目前,共组织开展各类文化惠民活动162场,惠及农牧民群众10万余人。
三、聚焦数字工程,拓宽传播渠道
推进图书馆数字化建设,上线“网络书香·阅见美好”“红色故事绘”“彩虹数字图书馆”“蒙古语少儿动漫”“新语听书”等,持续推进“你阅读我买单”项目实施。顺应媒体移动化、社交化、视频化发展趋势,依托抖音、微信公众号、微信视频号等平台,集中发布“研学体验”“红色旅游”“非遗传承”“特色美食”等板块,开展红色旅游线路推介、传统农耕游牧文化体验,让游客在休闲中了解中华历史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
四、聚焦艺术创作,推出精品力作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扎根基层、扎根生活,紧紧围绕抗击疫情、党旗、党史教育等主题创作了一大批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节目。目前共创作文艺作品26件,复排节目2个,将文化精神食粮送进千家万户,送到农牧民心中。
五、聚焦文化遗产,丰富文化底蕴
一是实施鄂托克前旗博物馆改造提升项目。目前已完成展陈大纲编纂,预计10月份建成投用。二是加强可移动文物的保护与利用,积极向自治区文物局申报《鄂托克前旗红色文化资源保护与传播利用数字化保护项目》《鄂托克前旗文博研究院馆藏革命文物保护修复方案》《鄂托克前旗文博研究院馆藏文物预防性保护方案》三个项目。三是加大力度开展文物安全巡查工作,聘请20名文物保护管理员,并启用无人机对全旗文物遗址进行巡查和保护。截止目前,对文物遗址巡查40余次。
六、聚焦语言文字,增强文化认同
在全旗文化旅游场馆醒目位置设置标识标牌对群众引导说明,服务窗口悬挂语言文字宣传标语或张贴画,利用电子显示屏加强语言文字工作宣传,强化规范用语用字意识,营造良好氛围。同时,为抓好业余文化队伍建设,开展了对社区、学校、企业等社会团体组织的文化活动辅导、培训、宣传活动共计161场,累计受益人数达2万余人。
监审:宋俊宝 审核:张帆
文:刘星辰 编辑:崔晓娟
鄂托克前旗风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