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读这五年丨做好“四篇文章”在法治化轨道上推进治蜀兴川

来源:四川日报     时间:2022-05-19 13:14:40     

  过去5年,四川坚定不移将治蜀兴川各项事业全面纳入法治化轨道,“立法、执法、司法、守法”联动机制持续优化,法治建设重点工程有序推进,法治领域改革创新走在前列。一项项有温度、有力度的扎实举措护航发展,一项项接地气、惠民生的改革实招接续落地,法治春风不知不觉间已吹遍巴蜀大地。

  2018年至今 批准市州地方性法规122件

  2018年至今,省人大常委会共制定省级地方性法规43件、修改48件、废止8件,批准市(州)地方性法规122件。

  加强共同立法。开展了全国首个地方流域共同立法——四川省人大与云南、贵州两省人大探索创新跨区域流域共同立法机制,三省人大常委会同步审议通过关于加强赤水河流域共同保护的决定和经三省协商一致的赤水河流域保护条例,以“共同决定+条例”的方式共护一江清水。

  加强重点领域立法。制定《四川省红色资源保护传承条例》,用法治力量守护四川红色资源;制定《四川省三星堆遗址保护条例》,更好保护、管理这一承载璀璨古蜀文明的历史遗存;制定《中国(四川)自由贸易试验区条例》,助推全域开放。

  加强开门立法。组建了全省统一共享的立法专家库,创新开展了“专家提问、申报部门现场答辩”立法项目论证机制,推进立法联系点工作制度化规范化,更好地在立法中掌握民情、收集民意。

  “全程网办”事项 占比提升至94.9%

  我省在全国率先开展人民群众最不满意行政执法突出问题承诺整改;在全国首创行政处罚“三张清单”制度推进包容审慎监管;在全国率先启动消防行政执法资格试点;在全国率先发布政务公开 9项标准。

  推行“教科书式”执法,严格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常态化开展案卷评查、执法检查。全省监狱连续9年实现“四无”,全省戒毒场所连续5年实现“六无”。全覆盖开展行政执法人员能力素质提升活动,完成换发6万余个全国统一样式执法证件。

  推进简政放权,“最多跑一次”事项占比提升至99.2%,“全程网办”事项占比提升至94.9%。成都下大力气向“奇葩证明”开 刀,8043项证明事项最终被保留为12项,实现“一张清单全覆盖”。

  一项项举措、一个个数据,彰显了我省执法行为不断规范,执法透明度不断提高。

  5年累计办理 法律援助31.2万余件

  数据显示,全省刑事案件、治安案件较5年前分别同比下降12.3%、16.9%,每十万人命案发生率连续5年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森林草原火灾刑事案件实现100%侦破。5年来,累计办理法律援助31.2万余件;常态化开展农民工讨薪维权法律援助“暖冬行动”,累计讨回欠薪、挽回经济损失13.7亿余元。

  细化明确88项任务、66项检验成果,我省纵深推进司法责任制综合配套改革,在全国率先探索建立执法司法态势监测指标体系,在全国率先建立警务实战指挥体系“1+6”制度规范。政法队伍教育整顿期间,全省政法系统共整改“六大顽瘴痼疾”问题6.4万余个,整改率100%。为期3年的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我省依法打掉涉黑组织148个、涉恶集团和团伙1468个,交出亮眼“答卷”。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我省依法严厉打击妨害疫情防控违法犯罪行为,彰显法治威严。

  “宪法法律进高校”覆盖126所高校20余万名师生

  5年来,我省人民群众法治观念持续增强,这得益于我省着力把法治文化建设纳入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积极搭建法治文化平台,提升普法宣传的覆盖面和到达率。

  5年间,全省常态化开展“宪法法律进高校”活动,实现126所高校、20余万名师生全覆盖。全面落实“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建立公共法律服务中心(站、室)39542个,覆盖城乡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基本建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环境正逐渐形成。

编辑:rj2022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用户注册发布,仅代表作者或来源网站个人观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网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因作品内容侵权需删除与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尽快通过本网的邮箱或电话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