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实提升新时代农村法治宣传教育实效性,全面推进法治乡村建设,充分发挥法治宣传教育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服务和保障作用,近日,泸溪县委组织部立足职能,精心谋划,采取进村入户、网络推介等多种形式,深入乡镇、村组开展了法治宣传月活动,引导农村群众遵法、学法、守法、用法,争做法律“明白人”,迅速营造了浓厚的法治氛围。
普法内容贴切精准。坚持深入思考群众需要什么、关注什么,就宣传什么、解答什么,紧扣群众法律服务需求,变“填鸭式”灌输为精准化、订单式的“问需于民”服务,不断深化法治宣传月活动。深入阐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十一个坚持”,引导农村干部群众把握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核心要义和丰富内涵,重点宣传农业法、农业技术推广法、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条例、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动物交易、革除滥食野生动物陋习等与农民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广泛宣传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提高农村群众法律意识,增强农村群众法治观念,引导在法治的轨道上推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普法形式丰富多元。5月份以来,在遵守有关疫情防控工作要求的基础上做好安全防护,根据实际紧扣活动主题和宣传内容采取“面对面”、张贴横幅、村村响广播等形式,开启了一轮法治宣传。深入联点村(社区)各家各户,向农民讲解法律知识,解答农民法律咨询,将宣传资料、法律书籍、法治文化产品,免费发放到农民手中,通过“面对面”的方式向农民群众进行宣传,增强法治宣传教育的针对性,在宣传的同时发放宣传资料。同时,在村里人流密集处张贴横幅标语,设立法治宣传栏,进一步加强了对广大农民群众的普法教育,拓宽普法宣教的广度和深度。截至目前,共发放宣传资料600余份,解答咨询89人次,排查调处纠纷4件。
普法教育常态开展。做好“法治宣传+村村响”的结合文章,利用当前各村组普遍配备广播喇叭的优势,培育打造“法治宣传村村响”的品牌效应。针对疫情防控、网络诈骗、交通安全、婚约彩礼、农民工权益保障等法律政策,收集、录制法治短音频,利用法治“小喇叭”定时、定期循环播放,把法律法规知识传播到了千家万户,聚焦农村普法宣传教育的主阵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