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警作为公安机关的重要辅助力量,在维护社会治安、打击违法犯罪、开展行政管理和服务人民群众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自2017年以来,本市辅警整体管理框架体系日趋完备。但同时,也存在辅警法律地位不明、职责权限不清、职业保障偏低、管理使用不规范等问题,制约和影响了这支队伍的作用发挥。
2022年6月22日,《上海市公安机关警务辅助人员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经市人大常委会第四十一次会议表决通过,将于8月1日起施行。《条例》的制定,对于推动公安机关警务辅助人员(以下简称辅警)队伍制度化、规范化、法治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上海市公安局介绍,上海公安机关在全国最早实行辅警制度,经过10余年实践,已形成了较为成熟的管理体系。《条例》的出台,进一步确立了辅警的法律地位,规范了辅警的工作职责,强化了辅警的职业保障,保护了辅警的履职行为,使本市的辅警管理工作迈入了制度化、规范化、法治化的轨道。
《条例》的立法背景和主要内容
在当天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上海市人大法制委副主任委员,常委会法工委主任阎锐对《条例》作了介绍。
此次立法,旨在总结固化辅警管理工作经验,进一步规范辅警履职行为、加强监督管理、保障辅警合法权益,提高其职业认同感和荣誉感。
《条例》共七章四十二条,对本市辅警的招聘、使用、管理、监督和保障作出细化规定,基本形成了辅警队伍的全链条管理制度和保障措施。主要有以下六方面内容:
(一)明确辅警的法定身份地位
《条例》从立法层面对辅警的身份性质作出界定,明确辅警是“为公安机关日常运作和警务活动提供辅助支持的非人民警察身份人员”。由于辅警不享有执法权,其履职行为不属于执法活动,《条例》明确辅警应当在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的管理、指挥和监督下开展警务辅助工作,其履行职责的后果由所在公安机关承担。
(二)明确辅警的招聘要求和程序
为了规范辅警招聘工作,打造高素质的辅警队伍,《条例》明确辅警实行员额管理,要求按照“总量控制、倾斜基层、动态调整、分类使用”的原则,科学配置辅警人员额度。在招聘要求和程序方面,为保证招聘工作的公开公平公正,《条例》明确了辅警应当具备的条件和不予聘用的情形,明确应当按照法定程序严格选拔聘用;同时,为解决高精尖人才短缺和艰苦岗位招聘难的问题,《条例》还明确对专业性较强的岗位和紧缺人才,可以采取优化程序等方式招聘。
(三)明确辅警的工作职责和履职规范
辅警履职行为与人民警察执法密切相关,可能对社会公众的权利义务产生影响,因此,有必要厘清其职责边界。根据岗位属性,辅警划分为文职辅警和勤务辅警两大类,《条例》分别明确了相应的岗位职责。勤务辅警的岗位职责又细分为一般勤务职责和协助执法执勤职责,前者根据公安机关的安排可以独立开展有关警务辅助工作,后者则需要在人民警察的带领下协助开展相关执法执勤工作。此外,《条例》还列出辅警职责的“负面清单”,即辅警不得从事的工作。通过正面负面清单相结合的方式,划定了辅警履职的底线边界。
为了提升辅警队伍正规化、履职规范化水平,《条例》对辅警履职提出了严格的要求,明确辅警应当遵守相关纪律要求,打造纪律严明的辅警队伍,并对辅警的服装、标识和证件使用,执勤以及安全防护装备的配备和使用,工作记录以及回避等提出要求,以保证辅警依法公正履职。
(四)对辅警履职加强监督和管理
为进一步加强对辅警的监督管理,《条例》按照“谁使用、谁管理、谁负责”的原则,明确辅警所在公安机关具体负责辅警的日常管理工作。《条例》明确辅警履行职责接受全社会的监督,并要求公安机关健全各项制度建设,包括内部管理机制、教育培训体系、层级管理和考核制度、内部惩戒和举报投诉处理机制,加强对辅警的规范管理。
(五)强化辅警的职业保障
为拓宽职业发展空间,提升辅警工作的积极性和队伍的稳定性,《条例》用专章对辅警的职业保障体系作出规定:明确辅警的薪酬、社会保障、福利待遇、休息休假以及参加工会的权利;明确符合条件的牺牲辅警可以依法评定为烈士;明确可以从特别优秀的辅警中定向招录人民警察。
(六)明确相关法律责任
辅警管理涉及辅警自身、社会公众及相关管理部门等多方主体,《条例》针对辅警违法履职行为、因履职行为侵犯相对人合法权益造成的损害赔偿、阻碍辅警履职或者对辅警及其近亲属实施不法侵害、非法制造销售购买使用辅警制式服装和标识、有关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失职渎职等情形,分别明确了相应的法律责任。
大力加强辅警队伍建设
上海市公安局介绍,公安机关将以《条例》出台为契机,大力加强辅警队伍建设,使全市辅警管理水平更上一个台阶。
下步,公安机关将坚持依法规范、分类管理、权责明晰、合理使用、保障有力的原则,认真做好《条例》贯彻实施工作:
一、培训加练兵,确保严格依法履职。
一方面,立即组织新法培训和岗位实操,在短时间内实现全员培训、人人过关,确保全体辅警和管理民警迅速适应法治环境下工作履职的新要求。
另一方面,立足辅警协助民警执法执勤工作需要,强化公共卫生事件应对处置、交通安全违法行为查纠、违法犯罪嫌疑人盘查等工作的警辅协同训练,提升辅警履职能力。通过法制培训和实战练兵,确保全体辅警严格依法履职,做到法律赋予的职责严格执行,法律规定的纪律严格遵守,法律禁止的事项绝不参与。
二、制度加监督,全面加强队伍管理。
一方面,根据《条例》规定,进一步完善各项配套管理制度,细化辅警岗位职责、履职规范和工作流程,确保《条例》相关规定能够有效落地执行。
另一方面,进一步严格队伍教育管理,在市局、分局、基层所队三个层面开展常态化监督检查,及时发现并纠正队伍中的问题,确保辅警严格遵守《条例》和各项管理规定,不断提升队伍管理规范化水平。
三、宣传加展示,营造良好社会氛围。
一方面,通过制作播放短视频、宣传专题片,在公共场所张贴《条例》宣传海报等线上线下多种形式,积极普及宣传《条例》规定。
另一方面,主动宣传辅警先进典型人物和事迹,展示本市辅警良好形象,进一步凝聚社会共识,营造尊重、配合、支持辅警工作的良好氛围。
同时,欢迎广大市民朋友们对公安机关辅警管理工作和辅警履职行为进行监督,共同努力,将上海公安辅警建设成一支政治过硬、管理规范、辅助有力、纪律严明的一流辅警队伍,为公安机关更好地履行职责使命提供更强有力的支撑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