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空间不是“法外之地”。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网络安全顶层框架加速构建,网络安全政策体系不断完善。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网络技术高速发展背景下,高度重视互联网工作,统筹协调围绕互联网发展和网络安全等问题形成了一系列重要论断,推动我国网信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治网之道,为新时代我国网信事业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22年6月中旬,国家网信办已出台关于网络信息安全与数据合规的法律、行政法规等230多部,形成了覆盖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关键信息基础设施保护、数据安全管理、个人信息保护等领域的网络安全法律法规体系。以上这些数据真实地记录了我国网络安全工作的丰硕成果。《网络安全法》、《数据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条例》、《网络安全审查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实施,正在为我国网络空间法治化稳步发展保驾护航。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最新一期《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我国网民规模已高达9.89亿,占全球网民的五分之一,互联网普及率达历史新高70.4%。我国已经成为了名副其实的网络大国。随着人民群众对互联网生活越来越高的参与度,我国网络空间也汇聚起了庞大的人民力量,形成了极其可观的网络规模。网络规模的不断扩大,一方面蕴含着磅礴的发展潜力,另一方面也为网信事业的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
放眼今日中国,新一代网络信息技术的应用呈现广泛普及和快速迭代的显着态势,社会运行和经济发展的各个方面已经普遍驶入全要素数字化转型的历史快车道,特别是在网络强国和数字中国等战略的引领下,做强做优数字经济的重要前提条件是构筑高效可用的基础设施、建设安全可信的网络空间,而确保网络关键设备和网络安全专用产品的安全属性自是题中应有之义,也成为法律法规和执法工作中的重要命题。
“得网络者得天下”,网络安全是国民经济行稳致远的“压舱石”,是人民群众利益的“守卫者”。我国网络法律法规的进一步完善,网络和数据安全保障能力显着提升,网络治理工作取得积极进展,网络安全产业快速发展,为数字经济发展筑牢安全屏障的同时,也在为守护人民利益、护航国家安全提供了重要法律依据和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