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浙江省丽水市遂昌县围绕全省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总目标,以法治改革之功、法治保障之力、法治宣传之效,深入推进“法助共富 法护平安”专项行动,不断夯实乡村共富根基。2021年,遂昌县实现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2.7%,居丽水市第一,连续两年获评法治浙江(法治政府)建设优秀单位,连续17年获评省级平安县,夺取全省首批“一星平安金鼎”。
法治综合改革夯实乡村治理基础
以省级乡镇法治化综合改革试点为抓手,制定发布全省首个县地方技术性规范《“四治融合”和合乡村建设规范》,将乡村调解、公共法律服务、法治宣传教育、法治文化建设等纳入“法治”标准,有效破解基层依法治理“如何规范治”问题,为法治助推共同富裕基本单元打造提供可量化的具体实施路径。
聚焦综合执法改革,强化力量集成
以“一支队伍管执法”模式为切入点,全力推进“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工作,充分发挥联合执法综合治理的优势。湖山乡综合行政执法队行使人力社保领域职能,一天内完成事项办结处理,帮助湖山乡三归村33名农民工解决欠薪问题,帮助农民工讨回工资14万元。通过对湖山乡三归砂厂的依法整治,使污染点蝶变成网红打卡点,日接待量已突破1500人次。
聚焦数字法治改革,注重智慧融合
加快推进“数字法治、智慧司法”建设,创新推动公共法律服务内容、形式和供给模式的数字化转型,实施“云法援、云普法、云调解、云会见”的“四云”模式,依托“互联网+12348法律服务热线”为群众提供全天候法律服务,打造普惠均等的公共法律服务圈。近三年,审批通过网上申请法律援助案件300余件、制播视频音频类作品105件、受理诉源纠纷2000余件、“云会见”800余件。同时,积极探索以数字法治推动基层治理效能提升,打造一批标志性硬核成果,美丽河湖面治理“一件事”场景应用入选省2021年度有辨识度有影响力法治建设成果名单,遂昌入选“信用+乡村治理”场景省级试点。
法治保障引领护航乡村产业发展
在建立健全司法行政机关与工商联沟通联系机制的基础上,持续完善合作框架,搭建“律商协作平台”,建立面对面、点对点的法律风险评估和法律支持服务体系,将法律服务延伸扩展至乡镇及村民营企业、农业合作社、家庭农场、重要产业项目、基础设施项目等范围。深入开展乡村企业“法治体检”活动,帮助乡村企业查找、梳理经营管理中存在的各类法律风险隐患,为企业规范经营、避免纠纷、安全生产等方面提出具体建议。在柘岱口乡某资源开采企业面临无理高额诉讼请求时第一时间介入并提供诉讼代理服务活动,切实维护了企业合法权益,帮助挽回经济损失300万余元。
优化法治营商环境
进一步强化公共法律服务和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打造良好的法治营商环境,助力乡村产业平台发展。该县在湖山乡成立全省首家生态经济知识产权保护服务中心,协同司法、行政、社会等多方力量,主动上门为“天工之城——数字绿谷”入驻企业开展知识产权专业服务,吸引20多家龙头型企业和1015家市场主体落地。同时,全面加强“共享法庭”建设,成立浙西南首家(丽、衢唯一)杭州知识产权法庭(遂昌)巡回审判庭,大幅缩短企业司法维权时长,审限平均缩短45天。
法治宣传教育助推乡村精神共富
以红色文化、非遗文化、民俗文化为脉络,系统打造一批具有本土特色的法治文化品牌,通过举办各类群众性法治文化活动,推出法治非遗版画、法治剪纸、原创红色法治故事舞台剧、畲歌唱响民法典、法治微电影微视频等作品,其中法治版画获评省“优秀普法文创产品”,法治微视频获评市微视频大赛一等奖。
加强边际区法治阵地建设
积极推动浙闽边界法治乡村走廊、民主法治村建设,将省与省、市与市之间的传统文化、传统艺术创作、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法治元素相融合,打造具有浙闵、衢丽、金丽边际特色的普法展示区,在38个跨省市际边际村中建成市级民主法治村28家、省级民主法治村2家。开展省市边际村全领域普法专项行动,推出婚姻家庭、财产继承、土地流转、山林权属等专题宣讲、答疑活动,有效提高群众学法知法守法用法意识。2021年,该县跨省市边际地区法治建设群众满意度达99%,矛盾纠纷化解率达100%,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8%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