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察官姐姐教会了我们如何保护自己,还告诉我们要从小争做守法小公民!”“小队长”俞佳吟在谈到在江苏省镇江市京口区检察院“暑期法治课堂”的收获时表示道。7月4日上午,京口检察“暑期法治课堂”迎来了它的第一批“学员”——来自镇江市实验小学2018级7班假日小队的同学们。
在“思齐”法治长廊,同学们了解了中华好家风、中华好儿女的感人事迹。在“航标灯”青少年司法保护中心,同学们不仅站上模拟法庭当了一次“小小检察官”和“小小法官”,还和他们的新朋友——机器人“大白”进行了一次亲密的互动。在中心里,他们不仅戴上了VR眼镜,亲临电信诈骗犯罪现场和歹徒们进行了一次“斗智斗勇”,还在“体感”抢答台上进行了一次“头脑风暴”,在小朋友们的共同努力下,“法治之树”成长的郁郁葱葱。
结束参观后,小朋友们还在京口区检察院的“雨露”工作室参加了一堂别开生面的“青少年自我防护”法治课。“怎么让暑假过得有意义?怎么让小朋友们在欢乐中有收获?怎么让未成年人更好地保护自己?是我们开展未成年保护工作中一直考虑的问题。”谈到把课堂“搬进”检察院的目的,法治课“老师”,京口区检察院第四检察部检察官助理夏梦珂表示。
为了能够配合好“双减”政策落地生效,在提升未成年自我保护意识提供给青少年一个开展社会实践的平台,镇江市京口区检察院在原有“730”工作机制,一周7天只要提前30分钟预约,即可参观该院“航标灯”青少年司法保护中心等普法阵地的基础上,依托“法治副校长”平台,设立了“检察暑期法治课堂”的青少年普法新模式。学校若需要组织团队进行参观,京口区检察院不仅能够提供专人讲解,还能给小朋友们讲一堂妙趣横生的法治课,让小朋友们的暑假“干货满满”。
据悉,京口区检察院集中管辖了镇江市京口区、丹徒区、镇江新区的涉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并打造了集证据收集、案件办理与普法宣传为一体的“航标灯”青少年司法保护中心。为了更好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京口区检察院组织青年干警成立了专门针对未成年开展普法工作的“雨露”志愿服务队,并向辖区内中小学定向指派检察官担任“法治副校长”。今年3月,该院还联合教育、公安等部门打造了全市首个凝聚未成年人保护“六大合力”的“护蕾联盟”,多方合力提升未成年保护工作质效。京口区检察院将继续强化服务职能,为辖区青少年打造更高质的法治产品,提供更多的法治教育平台,为未成年人保护贡献检察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