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有事就去找‘左邻右舍+’,大家一起想办法。”“大家有什么问题就说出来,我们一起协商解决。”今年以来,祁门县柏溪乡紧紧围绕基层社会治理,完善工作机制,创新治理方式,推行以“左邻右舍+”为支撑的新型基层社会治理体系,打造“以德为本,与邻为伴”新理念,实现了社会治理工作全面提升,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基层社会治理工作中,该乡聚力全员访民情、听民声、解民忧、聚民心,实现联系服务群众全天候,通过构筑“麻烦的事”交给“合适的人”处理,“困难的事”交给“专业的人”处理,“身边的事”交给“身边的人”处理为主要内容的“左邻右舍+”工作机制,共同协调推动问题解决,争取群众理解认同,彻底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解决在萌芽,逐步形成“人人参与、共建共享”的良好局面。
为了能及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该乡在全乡40个村民组推行“左邻右舍+”工作机制,把全乡3个村行政村,8个片区,8名网格员,平时利用各网格员熟悉情况和群众信任的优势,走村入户开展“四清”(“家庭情况清、人员类别清、区域设施清、隐患矛盾清”)工作,打破过去难发现、难破解,想管又管不了、管不住的局面。并坚持简单问题“马上办”、民生问题“盯着办”、复杂问题“限时办”,让群众办事更方便,群众的满意度和获得感得到切实提升。“以前村里有什么邻里矛盾纠纷的,都得找那几个村干部反映,有时需要走很远,很不方便,现在有了‘左邻右舍+’,出了家门口就可以找到人帮忙解决,方便多了。”该乡柏溪村村民林孚仙笑着说。
与此同时,该乡还以综治中心实体化建设为切入点,推动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治理体制,畅通“矛盾纠纷平台,群众反映问题、实时问题监控”渠道。全乡281户党员户悬挂“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一句话承诺标牌,推进党员亮身份,带头宣传政策、转变思想、调解矛盾、爱护家园、勤劳致富的“一亮五带头”工作。同时,在乡党代表、人大代表中聘任“大美柏溪”义务宣传员和“柏溪民生”舆论信息员,推动各级代表与综治维稳有效融合,着力提升基层社会治理精准度。
该乡推行“左邻右舍+”的方式开展基层社会治理,不仅让村里的大事、小事和麻烦事在家门口就能及时解决,而且聚了群众主体力量,调动了广大群众参与基层治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据统计,今年1-8月,全乡共上报各类网格事件571条,办结568条,处置率100%,办结率99%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