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班回复工作消息 公司赔3万元加班费

来源:都市快报     时间:2024-01-24 12:53:41     

  在今年的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工作报告中,提到一起利用微信等社交软件工作牵出的“隐形加班”案件。

  该案是全国首例在裁判文书中明确“隐形加班”问题的案件。

  针对网络时代“隐形加班”现象,法院将下班后利用微信付出实质性劳动依法认定为加班,保障了劳动者的“离线休息权”。

  该起案件中,劳动者李某起诉公司向其支付一年的加班费,所主张的加班内容系其下班后,在微信或者钉钉等软件中与客户或者同事进行沟通交流付出的劳动。但公司却认为,这不属于加班。

  北京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审理后认为,李某在部分工作日下班时间及休息日利用社交媒体工作已经超出了简单沟通的范畴,该工作内容具有周期性和固定性的特点,有别于临时性、偶发性的一般沟通,体现了用人单位管理用工的特点,应当认定构成加班,据此判决某公司向李某支付加班费3万元。

  该案判决创造性地提出“提供工作实质性”原则和“占用时间明显性”原则作为对“隐形加班”问题的认定标准,顺应了数字时代劳动形态的变化趋势,切实保护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入选“新时代推动法治进程2023年度十大案件”候选案例。

  很多网友表示支持法院判决,并想转发并点赞,又不敢……

  李广勇:支持法院判决!

  阿白:应该全国推广。

  拔草:很想转发到工作群,但又不敢。

  fansong:现在微信已经不是沟通和个人使用的社交工具了,已经是工作的工具了,有多少工作群在这里,还是建议解散工作群,还微信社交平台功能,不过会有其他方式建群的。

  黑猫笑笑:请问半夜一点给打电话怎么算?

  也有网友认为这是把双刃剑,要互相体谅。

  momo:这个要看工作岗位和内容了,我是做销售的,工作弹性比较大,平时基本上不会加班,甚至有时候提前下班,周末偶尔跟客户对接些事情也正常,我个人觉得这种就不算加班。但是职能岗坐班有固定上下班时间的,周末应该算加班。

  我是小李:互相体谅,老板也不容易。吃肉的时候,老板大口吃肉,但是没肉的时候,老板真的连汤都没有。另外,老板也分三六九等,对员工多些人文关怀,以人为本,而不是仅仅榨取员工来为自己获利,才能达到双赢。

  大萌萌:单位要员工的态度,员工也需要单位的态度。

  peter:双刃剑,对员工确实需要保护,但是竞争激烈的当下,如果哪个公司放松,可能就出局了。

编辑:admin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用户注册发布,仅代表作者或来源网站个人观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网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因作品内容侵权需删除与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尽快通过本网的邮箱或电话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