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治”融合,润物无声。近年来,徽州区岩寺镇虹光村以打造宜居宜业的和美乡村为抓手,坚持党建引领,治信访隐患于“未病”,锚定信访预防法治化,全力做好新时代信访工作,成功实现了人心“聚”、风气“好”、日子“火”的新局面。
“政治”筑初心,做实“责任”信访。实现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必须牢牢抓住党的领导这个关键。虹光村是这么想的,更是这么做的。依托“村党组织—网格党支部(党小组)—党员联系户”的村党组织体系,全村划分为2个大网格、11个微网格,建立“村党支部书记负总责,两委班子成员分片包保,网格员具体负责”的架构,一网统抓,分级管理。紧紧围绕“做优服务抓党建、抓好党建促服务”思路,由村党支部书记召集党员干部充实到网格中去,对辖区平安稳定形势进行研判,对疑难矛盾纠纷进行联合调处,对重大复杂矛盾进行稳控管理、依法处置,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和防范电信诈骗入户宣传等工作。两委班子做好“火车头”,任期规划上墙,接受村民监督,广集民情民意,力争治理有方向,回应有力度,成果能检验。着力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群众工作优势转化为治理优势。虹光村于2023年被纳入安徽省第一批和美乡村精品示范村建设,各类矛盾纠纷明显减少,有效化解在萌芽状态,信访隐患可控可解,是新时代“枫桥经验”在徽州的生动实践。
“自治”聚民心,做活“阳光”信访。“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群众的力量和智慧是基层治理的最好利器。虹光村积极搭建干群共建共治共享格局,唤醒和美乡村成果由村民共享意识,以挖掘童年记忆为切入点,打造“童趣虹光”、精品乡村游“微空间”,推动公益行动上墙公示,推行“门前三包”、路长负责制,严格落实“党员领岗诺责”制,多措并举,引导村民参与和美乡村共建行动,在明确责任边界中让村民对生活多一份责任、对美好多一份期待。锚定和美乡村建设,把“出工出力讲贡献”“共建共享共发展”“多给行人增便利”等纳入村规民约,人人参与,人人有责,人人行动,以村规民约为矩,以共治为准则,规范言行,知法守礼,与邻和睦,人心和顺。虹光村“美丽乡村”变“美丽经济”,年接待来村参观学习人员超100批次,2023年村集体经济达90.9万元。产业助发展,发展消矛盾,“童趣虹光”蹚出基层治理新路径。
“德治”润人心,做好“人文”信访。古语云:“和气生财”,“以和为贵”。虹光村坚持“用群众的方法、解决群众的事情”,将古徽州“和”文化的力量寓于农村纠纷的化解之中。村里发生的很多矛盾都是村头巷尾的小事,掺杂着人情世故,不是简单的理法可以处理。在处理矛盾纠纷时,虹光村巧妙采用“和而不同,执两用中”的观点,运用“作退一步想”理念,借助村民村头、街巷等端碗闲谈的时机,找准切入点,让村民一起评事议事,于无形中消解双方对立情绪,调和双方矛盾,让双方能够静下心来就事论事,握手和解,实现了以调化访。在不断优化乡村调解员队伍过程中,虹光村逐渐形成了一支由村里威望高、有口碑、乡亲认可的老乡贤、新农人组成的调解队。如在处理一起赡养纠纷时,乡村调解员找准机会,通过发动村民“讲好话”“评做法”的方式,让兄弟姐妹几个放下计较,各退一步,担起赡养之责。再如,通过举办“夸夸”系列、虹光好人等活动,让孝道、诚信、谦让、勤恳等优秀品质为人称道赞扬,你学我比,无形中消解了婆媳矛盾、邻里矛盾、土地纠纷,村民相处更和谐、更幸福。2024年以来,运用徽州文化“礼法兼治”“谦让和合”等优秀治理因子,成功化解矛盾纠纷10余起。
“法治”守公心,做强“法治”信访。“法者,治之端也”。虹光村积极响应信访法治化要求,充分运用“法治+”思维,增强群众法治观念,依法解决信访突出矛盾和问题,让群众“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结合“三会一课”组织党员干部开展《信访工作条例》学习;扎实推进“八五”普法宣传教育工作,结合“法润乡村社区”暨“送法下乡助春耕”开展各项普法宣传活动,让《反有组织犯罪法》《民法典》等与群众切身利益相关的法律知识扎根乡村。将学法用法转化为法治保障的一把利剑,确保社会稳定。今年以来,共开展各类普法宣传活动10余次,法律明白人培训会3场。积极对接、用好联村法援律师,邀请律师在矛盾纠纷调解中做好法条解释,厘清责任界限,拨开迷雾,让每一个调解案件成为普法宣传的“微阵地”,让法治精神在潜移默化中浸润乡村。
“智治”强核心,做优“数字”信访。时代在进步,科技在进步,基层治理也应与时俱进。虹光村以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为支撑,从数据入手,提升治理效能。运用“e治理”平台在人员联控、社会治理上的作用,为全村11名网格员配备专用手机,集中组织培训,压实网格员信息采集、录入责任,推动基础数据及时更新。在村信访接待服务站摆放“解纷码”,引导村民通过“解纷码”反映诉求、网格员通过“解纷码”上报矛盾纠纷,实现矛盾纠纷分发、预警“线下”转“线上”,提升矛盾纠纷处理效率。持续推进“雪亮工程”建设,增加探头,设置普通监控点位17个,让失序失范行为无处遁形。2024年以来,虹光村未发生一起治安事件,通过“解纷码”村民反映、干部回应化解矛盾纠纷2件,均在24小时内化解。
下一步,在信访工作法治化的浪潮中,虹光村“两委”将继续当好队伍建设领头羊、工作落实急先锋、人民群众贴心人,在政治“党建引领”、自治“内消矛盾”、德治“春风化雨”、法治“定纷止争”、数治“精准赋能”的基础上,真正做到将道德体系与乡风文明共建、与社会管理衔接,使其成为推动乡村信访工作的新动力,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的新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