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听过哥窑、汝窑、钧窑,其实还有一种窑在中国陶瓷发展史上占据重要地位。它就是磁州窑,这是中国古代北方一个庞大的民窑体系,传播广泛,影响深远。”7月19日上午,在宿州博物馆里,讲解员为00后大学生们讲解文物的来历,学生们认真聆听,不时提问。
他们是来自安徽科技学院财经学院的大二学生,在学校组织安排下来到宿州,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烧鸡来,烧鸡香,大火车开到了符离集,符离集端出的是烧鸡……”说到宿州,绕不过去的是符离集烧鸡。“符离集烧鸡原料采用当地优良的符离麻鸡,经十五道工序加工,佐以多种香料,加之老汤焖制,逢年过节,这烧鸡便是团圆餐桌上的一道美食大菜。”刘老二集团人事主管王珍珍向大家介绍符离集烧鸡好吃的秘密。
“之前只是听宿州的同学提到符离集烧鸡,经过今天的实地体验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和认识。”林瑞香准备把符离集烧鸡带回福建泉州老家,让父母尝一尝“宿州味道”。
了解完符离集烧鸡的“前世今生”后,一行人又来到了沈圩民俗博物馆。风箱、纺车、独轮车、电影机、收录机、老照片、老宣传画……1000多件展品,将皖北农村近百年的发展历程一一展现出来。
“很多东西之前只是在电视、网络上见过,没想到今天可以亲眼看到黄包车、花轿、瓷器。”武昊博用手机拍下了许多照片,准备和父母一起分享参观后的感受。“小时候妈妈经常教我唱‘我在马路边,捡到一分钱’可是从来没有见过,今天来到民俗博物馆,不仅看到了一分钱还看到了铁铃铛、电影放映机、二八大杠自行车……”
大学生们纷纷表示,通过这次实践活动,不仅深刻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也增长了见识、积累了社会经验,对今后的学习和生活大有裨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