岚皋:让图书馆成为乡村振兴的“文化粮仓”

来源:     时间:2022-12-30 08:53:13     

乡村文化振兴是推动全民精神文化生活走向共同富裕的关键。近年来,岚皋县抢抓机遇,创新理念,不断加大投入,强化服务,加强图书总分馆建设,打造出了镇村群众“阅读”生活新时尚。

阵地建设日趋完善

为解决传统图书馆管理难、阅读难等问题,岚皋县积极探索图书馆发展新模式,通过现状分析、查阅资料、外出考察等方式,确定了一条适应时代潮流的发展之路。近年来,争取省市专项资金400余万元,建成智慧图书馆1个、24小时自助图书馆9个、政企合作书吧2个,图书总藏量达13.39万册,图书总分馆之间率先实行通借通还。为增强读者阅读兴趣,图书总馆还引进3D打印和VR体验设备,让传统书籍和现代科技巧妙结合,让图书馆变成群众的精神文化乐园。

服务效能持续提升

岚皋县打破传统图书馆开放时间限制,实现24小时自助开放及全县境内通借通还,镇村读者可利用闲暇时间通过刷读者证、身份证、支付宝、微信二维码、人脸识别等多种方式进馆借还图书,不仅提升了读者服务质量,还极大地满足了群众的阅读需求。通过盘活线上图书服务,不定期开展线上朗读大赛、少儿阅读展示、好书推荐、文化慕课、VR进社区、手机网络直播等活动,公共文化服务的受益者明显增长,公共文化服务效能不断提升。

活动品牌已然形成

为健全全民阅读引导机制,岚皋县创新工作方法,将全民阅读与文化活动相结合,充分利用世界读书日、图书馆宣传服务周、全民阅读月等时间节点,举办“我心向党·文化岚皋”快闪朗读、4.23世界读书日经典诵读、寻找岚皋书香小使者、书香镇村评选等活动,形成了“全民阅读·文化岚皋”快闪朗读活动品牌,营造出“好读书、读好书、人人都是书香使者”的良好文化氛围。

读者兴趣不断增强

探索“图书馆+”发展模式,通过在图书馆内开展舞蹈、绘画、演讲、手工、声乐、乐器等公益培训活动,吸引更多群众走进图书馆。根据 “智慧”系统中阅读数据反馈,按照读者阅读习惯配备最受读者欢迎的好书,通过“文化岚皋”微信公众号推出电子书籍、定期发布读者借阅排行榜、不定期通报表彰奖励读者等形式,树立一批爱阅读典型,提高了读者的阅读兴趣。随着自助化、智能化、全天候的阅读模式推行,全县人民的阅读兴趣显著提高,乡风文明进一步加强,社会秩序更加稳定。

岚皋县图书馆建设走在了全市前列,也引起了社会各界媒体广泛关注。其中新华社刊发《巴山小城里的24小时自助图书馆》,经济日报头版刊登《巴山小城飘书香》,陕西广播电视台、今日头条、安康电视台、文化艺术网、搜狐网等媒体刊发《陕南首家镇级24小时图书馆在岚皋开馆》。

岚皋县镇级图书馆建设能有效解决地方图书资源匮乏问题,为群众提供了便捷服务,打通了公共文化“最后一公里”,成为了乡村振兴的“文化粮仓”。

编辑:kxg2022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用户注册发布,仅代表作者或来源网站个人观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网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因作品内容侵权需删除与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尽快通过本网的邮箱或电话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