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经开区芙蓉社区:唱响垃圾分类“三部曲” 引领绿色低碳生活“新时尚”

来源:     时间:2023-06-21 08:20:33     

 “只要分好类,家中的垃圾袋还能节省不少。”家住芙蓉社区的陈先生每天都会把家中的垃圾桶分成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逐渐适应了“新”的垃圾投放方式。据一份调研发现,哪怕仅进行简单的“二分法”(将厨余垃圾/易腐垃圾与其他垃圾分离),也可使终端处理的垃圾量减少近30%。

  从不会分、不愿分,到主动分,芙蓉社区作为合肥经开区最早一批垃圾分类试点社区,通过源头引导、典型示范、分类宣传唱响垃圾分类“三部曲”,引领市民实现绿色低碳生活“新时尚”。

  “宣传引导+ 驻点督导唱好“协奏曲”

  垃圾分类做得好不好与居民分类意识和生活习惯息息相关。从“扔进桶”到“分类扔”,从“分类扔”到“定时定点扔”,每一步习惯的养成都需要持久的引导和培养。自开展垃圾分类以来,芙蓉社区通过开展各种宣传活动,引导居民让居民在轻松快乐的氛围中学习了垃圾分类的相关知识点。“除了举办各类活动,我们充分利用宣传栏、宣传展板、微信公众号等各种宣传媒介,介绍垃圾分类有关知识,提高小区居民做好垃圾分类的自觉性和准确性,让居民养成垃圾分类的良好习惯。”芙蓉社区相关负责人介绍说。

  “撤桶并点”是垃圾分类工作的一大举措。早在2016年,芙蓉社区辖区中环云邸、佳境风情苑两个小区作为合肥经开区率先试点实行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分类投放。“刚开始,居民的抵触情绪比较强烈。”“为将这项工作提前让居民早知道,社区联合居委会和物业挨家挨户上门走访,在业主群里广泛宣传,向居民认真讲解垃圾分类的基本常识、垃圾分类的意义,告知居民垃圾分类知识,并督导运营公司做好相关宣传和后台管理工作,让大家逐渐接受这种新的生活习惯”。芙蓉社区城管部工作人员阚延冬说。

  “典型示范+监督管理奏响“榜样曲”

  如今,一个个“颜值高”的垃圾分类站已成为小区的一大亮点,可是在建设初期曾遭遇到不少阻力,其中垃圾收集房的选址成了社区推进垃圾分类工作的首道门槛。为此,辖区各居民区党委聚焦“邻避效应”,充分发挥热心群众的力量,将群众基础好、居民意愿强的松林苑小区率先纳入撤桶范围,社区和物业服务企业耐心解释,打消居民顾虑,借势促推垃圾分类取得成效,尽最大努力争取群众理解支持。为了兑现社区为群众办实事的承诺,还在每个站点由社区网格员、物业人员、志愿者等驻点督导,协助居民进行精准垃圾分类。同时增设通风、除臭等设备,尽量最大限度减少对周边居民的影响。坚持每日清理环境卫生,维持垃圾投放站干净、整洁、无异味,彻底消除了居民心中顾虑。同时,对垃圾清运不及时的物业实行约谈制,监督其履行责任。目前已有83座垃圾分类站投入使用,44个居民小区落实“撤桶并点,桶边值守,定时定点,分类投放”的规定。

aa6340ac6636be034a2d3f9c2128058b_.jpg

  知识宣传+源头引导  奏响“科普曲”

  家住金星家园的张大姐干事麻利,也是位热心人。从去年起就开始在家中实行垃圾分类,在她的带动下,她的家人和邻居也由当初对垃圾分类兴趣不大变成人人都能快速识别和分拣出干湿垃圾的能手。“社区还是要加大宣传引导,部分居民对分类后的垃圾去哪了等诸多问题还是不明白,认为是折腾。”张大姐说。

  学校是垃圾分类教育的重要阵地之一,芙蓉社区通过“小手拉大手”青少年文明实践微项目、“家校联动”等方式汇聚分类教育合力。先后组织了社区“红领巾”宣讲团前往经开区垃圾分类生态体验中心进行观摩,联合学校开展了“我给垃圾指个路”主题征文活动,组织居民通过21天垃圾分类打卡培养分类习惯等系列活动,活动共吸引了200户家庭参与,让垃圾分类意识深入每个家庭中,实现“教育一个孩子,影响一个家庭,带动整个社会”。

  据介绍,下一步,芙蓉社区将持续不断紧抓垃圾分类工作不放松,建立垃圾分类工作机制,加强物业、网格员、楼长、志愿者的指导、监督,层层压实责任,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开展绿色家庭评比,争当垃圾分类示范表率,形成“垃圾分类 人人有责”的生态文明好风气,推动绿色发展,共创“新时尚”。

编辑:kxg2022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用户注册发布,仅代表作者或来源网站个人观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网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因作品内容侵权需删除与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尽快通过本网的邮箱或电话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