鸠江区清水街道:党建引领移风易俗 厚植文明新风“沃土”

来源:     时间:2024-06-25 14:42:23     

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近年来,清水街道坚持党建引领,把“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放在重要位置,以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之势浸润和美乡村,深化移风易俗、倡导乡风文明,着力打造乡风文明样板。

  凝聚思想共识,村规民约道德约束。村规民约是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监督的行为规范。街道注重发挥村规民约在弘扬公序良俗方面的积极作用,社区党组织书记、“两委”成员、党员代表、居民代表等共同围绕“移什么风”“易什么俗”开展讨论、寻求共识。通过党群议事会、村民代表大会把禁止滥办酒席、高价彩礼、铺张浪费等移风易俗内容纳入村规民约或居民公约,深入群众强化移风易俗宣传氛围,告诉群众提倡什么、反对什么,倡导向上向善的文明新风尚,使“小规约”成为群众办理红白喜事的“硬杠杠”。辖区清水社区通过建章立制,把好经验、好做法、好风气固化形成32条村规民约,施之长远,促进群众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监督。

图片1.png

  用好民间组织,基层群众自我管理。充分利用村民议事会、妇女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等群众自治组织,完善功能、强化管理,真正把各类自治组织建设成为移风易俗工作新阵地。组织“人情消费”“人居环境整治”等专题调研、摸底、排查,深入分析研判,分别召开干部群众、退休干部、职工等群众座谈会,充分听取群众意见,“我觉得要把反对浪费等事项写入村规民约。”“环境整治我认为要发挥党员干部示范带头作用”……群众自治组织围绕制定村规民约、强化监管和执行、传播文明新时尚等方面积极建言献策,让群众真正成为时代新风的制定者、执行者、评议者和受益者。2024年以来,辖区通过群众自治组织,在学雷锋日、“五四”青年节等重要节点开展“网格小板凳”道德评议,通过好人宣讲形成示范效应,受益群众达1000余人。

  拉近干群关系,党员干部示范带头。坚持以党风促民风,通过转变干部作风带动乡风文明建设,开展“人情减负我先行党员干部做表率”活动,组织党员干部主动与党支部签订“人情减负”承诺书。社区把移风易俗、服务丧户作为拉近干群距离、融洽干群关系的契机,在百岁老人过生日时送上蛋糕祝贺、开展集体送军和集体送学茶话会等,得到了广大群众心理上的认可和行动上的支持。把倡导树立人情新风作为推动移风易俗的重要着力点,深入挖掘宣传典型案例和先进经验,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的示范带头作用,让群众在参与中改变观念、在实践中提高认识。

图片2.png

  完善服务体系,文化育人润物无声。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街道和社区组织开展移风易俗系列实践活动,打造移风易俗志愿服务项目。结合快板书、黄梅戏等地方特色曲艺,把移风易俗典型事迹编成文艺节目,开展理论宣讲、百场移风易俗演出进乡村、新风宣传大舞台等活动,着力构建“党的领导、政府推动、舆论引导、全民参与”的工作机制,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局面。组织百姓名嘴说新风、民间艺人唱新风、村民群众议新风,讲身边人、唱身边事,教身边人,形成家喻户晓、覆盖城乡的宣传格局、见人走心的宣传效果。

编辑:kxg2024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用户注册发布,仅代表作者或来源网站个人观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网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因作品内容侵权需删除与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尽快通过本网的邮箱或电话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