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产业规模达1000亿、着力体教融合和体卫融合……重庆体育产业将这样发展

来源:上游新闻     时间:2022-06-09 17:13:15     

  未来五年,重庆体育产业怎么干?这是市民关心的话题。日前,重庆市体育局印发了《重庆市体育产业发展“十四五”规划》(以下简称《产业规划》),提出了到2025年的发展目标和8个方面的主要任务,就今后一个时期促进加快健全现代化体育产业体系,推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作出具体部署,共计1.4万余字。

  6月9日,重庆市体育局就《产业规划》进行解读,介绍重庆体育产业在“十四五”期间的目标和规划。

  产业规模达1000亿、年人均体育消费超1500元

  《产业规划》提出:到2025年,全市体育产业发展取得实质性进展,向体育强市建设迈出坚实步伐,基本形成消费引领、创新驱动、主体活跃、结构优质、治理高效的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格局。到2025年,体育产业总规模达到1000亿元,年人均体育消费达到1500元以上。

  解读:如何实现这一目标,重庆市体育局副局长杨贵山介绍表示,将以创建“一区两城三地多载体”为抓手,打造6大平台,培育10个一批,建好100个项目,为建设体育强市和加快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增添新动力。

  具体将以“体育产业结构优化”“体育供给丰富多样”“体育消费市场繁荣”三个方面进行呈现。同时,我市将从人均体育场地面积、经常性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比例、市级智能体育场馆数量、市级体育健康社区试点数量等15个方面,设置了“十四五”体育产业发展主要量化指标。

  根据《产业规划》的规划:展望2035年,重庆市体育产业的辐射和带动效应更加明显,体育产业总规模达到2000亿元以上,成为我市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之一,体育产业强市基本建成。

  打造体育赛事名城和智慧体育名城

  市第六次党代会提出: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加快建设“智造重镇”“智慧名城”。《产业规划》中也提到了“两城”的建设和打造。

  解读:根据《产业规划》,“两城”为“体育赛事名城”和“智慧体育名城”。杨贵山介绍,在体育赛事名城方面,我们将积极引进和培育品牌知名度高、市场前景广的国际、洲际、国内高水平重大赛事;全力做好国际攀联世界杯攀岩赛、中欧篮球冠军杯、国际壁球精英赛、国际羽毛球公开赛、亚洲田径赛、永川国际女足锦标赛等重要赛事市场开发工作。

  在智慧体育名城打造方面,我市将从推动数字科技技术在体育产业领域的广泛运用、实施体育产业数字化战略、整合重庆西部科学城等优质数字化资源等7个方面进行推进。其中,将推进5G、超高清、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在体育产业相关业态中的深度应用,推进体育产业“上云用数赋智”,将“数字渝动”充分融入到重庆现代化体育产业体系中。

  着力体教融合和体卫融合

  《产业规划》提出,将加强落实体教融合,规范和壮大体育培训产业,以及重点推进体卫融合,协同推进健康中国重庆行动。

  解读:在体教融合方面,我市将鼓励社会力量进校园,为学校体育课外训练和竞赛、课后托管、体育活动组织等提供服务,大力发展各类运动项目的培训市场,在青少年中普及体育技能,培养运动习惯。

  在体卫融合方面,我市将推动体卫融合服务机构向基层覆盖延伸,鼓励有条件的区县(自治县)推广“专业体育医院+运动健康促进中心”“体医融合门诊+运动健康促进中心”、社区运动健康时间银行等试点,为社区居民提供运动康复诊疗、体质监测评估、健康科普教育等一站式服务。同时发展运动医学,在医疗机构完善“运动处方”体系,推广养生保健运动项目,开展太极拳、推拿、针灸等中医运动康复指导服务,拓展体育康复市场。

编辑:rj2022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用户注册发布,仅代表作者或来源网站个人观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网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因作品内容侵权需删除与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尽快通过本网的邮箱或电话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