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5日上午,在卫健委新闻发布会上,教育部体卫艺司副司长、一级巡视员刘培俊介绍学生健康促进政策时提到:据各地报告,目前全国中小学体育与健康教育课程的开课率接近百分之百。学生每天校内体育锻炼时间超过了一小时,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达标优良率达到了33%。
刘培俊介绍,2021年,教育部、国家卫健委等五部门印发关于学校卫生和健康的政策文件,推动各地落实“一增双减三保障,五项管理促健康”。
“一增”是增加学校美育、体育和健康教育的课程课时、评价分量。
“双减”是重点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课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营造良好的教育生态,有效减缓教育焦虑情绪,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三保障”分别是:
1.学校条件保障,到2021年,全国基础教育阶段学校体育健康课程教师的配备达到了77万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体育运动场馆面积达标学校的比例达到了93.2%,体育器械配备达标学校的比例达到了96.8%。
2.学生评价保障,每一年开展一次学生体质健康监测,每三年开展一次国家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体质健康监测,每五年开展一次全国学生体质健康监测与调研。
3.政府考核保障,把教育特别是健康教育和学生健康纳入各级政府政绩考核指标,也纳入教育部门和学校负责人的业绩考核指标。
“五项管理”即统筹好手机、作业、睡眠、读物和体质这五项管理,化解不利于学生健康的校内外各种因素,营造有利于学生健康的学校家庭和社会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