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城:着力推动文化赋能高质量发展

来源:     时间:2023-02-14 08:39:24     

 2023年,桐城市将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与持续深化“一改两为”相结合,坚定融合发展理念,深耕桐城优秀文化,健全公共服务体系,加速实施创新驱动,全力构建桐城文化旅游体育全域发展新格局,高水平助力“人文胜地”建设,着力推动文化赋能高质量发展。

图片1.png

图为文旅体局牵头项目会商会现场

  坚定融合发展,构建全域发展新格局。该市深入挖掘桐城文化旅游体育资源,涵养桐城文脉,讲好桐城故事,建成运营六尺巷片区;精心建设投子山健身风景园、“一河两岸”文化休闲带、“大徽尖”自驾观光线等一批网红打卡地;持续推进望狮岭等红色旅游基地建设。实施《桐城市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4年)》,完成《全域旅游导览图》编制;启动孔城旅游码头建设,盘活孔城老街,支持“桐之缘”山庄、“得闲山庄”等高端民宿产业发展。深化区域旅游合作,启动“江淮运河·诗画文都”规划编制,全力打造“大黄山”国际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长三角文旅体验优选区、研学游高地。

图片2.png

图为六尺巷内景 拍摄者:何传伟

  深耕桐城文化筑牢全域发展新根基。该市将进一步加大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力度,布展开放非遗展示馆、姚莹故居、方以智故居,编制“非遗校园读本”,出版《桐城歌释本》,加快桐城市非遗特色库建设,完成《严凤英艺术生涯陈列》《当代桐城籍名人陈列》等重点特色展陈和国家级桐城歌《拉着网儿唱渔歌》纪实片项目;积极推进文物、非遗项目申报,公布第六批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及第四批桐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推动文化赋能乡村振兴,推进“裁襟励子”文化园后期建设。实施文艺精品创作工程,继续打磨《方以智》,创排黄梅小戏《裁襟励子》,复排传统大戏《梁山伯与祝英台》。

图片3.png

图为黄梅戏《方以智》剧照

  健全服务体系,积蓄全域发展新动力。该市以县级文化馆、图书馆总分馆制为抓手,推动国家级公共文化服务示范区提质升级。创新实施文体惠民,推进“15分钟阅读圈”“15分钟健身圈”、镇村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有序推动公共文体场馆智慧化升级改造,完成桐城剧院改造提升、应急广播体系建设。广泛开展群众性文体活动,办好乡村春晚,持续开展文化进基层、非遗进景区,持续打响“文都讲坛”“非遗课堂”“桐心悦读”品牌,持续推进旅游厕所革命,致力打造设施覆盖便利化、服务内容品质化、供给主体多元化、服务方式智能化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图片4.png

图为桐心悦读现场,拍摄者:吴苏琴

  加速创新驱动,打造全域发展新亮点。该市依托桐城派文化、君子文化、红色文化、名人文化等资源优势,发挥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效应,持续对接文旅产业资源,全力赋予“三街”新业态。树立文旅文创联动新理念,推动传统文旅产业智能化改造升级,促进文旅资源数字化开发利用,计划培育重点企业8家,谋划重点项目20个,推出精品线路3条,预计投入资金5亿,形成地域品牌6个,拓展文化创意空间,不断延伸文旅创意产业链,实现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打造全域发展新亮点。

编辑:kxg2022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用户注册发布,仅代表作者或来源网站个人观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网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因作品内容侵权需删除与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尽快通过本网的邮箱或电话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