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口镇东山村:建设宜居宜业“荷”美乡村

来源:     时间:2023-03-02 08:40:20     

2021年以来,徽州区潜口镇东山村坚持党建引领,运用“五微”理念建设省级美丽乡村,探索“荷”美乡村产业发展路径,打造以莲藕、菊花、中草药、小香薯、猕猴桃、泉水米等为主的特色产业,“藕遇东山”乡村旅游品牌影响力持续彰显,建成110亩莲藕、400亩经果林+菊花、13亩中草药、800亩泉水米基地+小香薯、50亩育苗、120亩猕猴桃等特色产业基地,近两年村集体经营收入均超100万元,2021年获评市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一村一品”专业示范村、区级乡村振兴创建示范村,2022年获评省级民主法治示范村。

微景区培育,产业丰美。聚合村庄景区资源,编制村庄和产业发展规划。投资45万元,实施村部周边提升、村庄肌理修复、公共服务设施改造、标识标牌规整等项目,完善景区村庄基础设施。紧扣“多彩东山”产业发展思路,发展菊花种植,依托村级合作社发展泉水米、小香薯等特色种植业。协助芮怡果蔬园艺公司流转林地120亩,原生态种植猕猴桃,2个品种在全省猕猴桃展评会上分获金奖、银奖。打造“藕遇东山”旅游品牌,举办农民丰收节、莲藕开挖节。创意开展“清莲文化”体验课,《清廉东山》获全市廉洁文化短视频二等奖。

微改造提升,环境优美。将“原生、原本、原创”理念植入村庄原始风貌,推行“微改造、精提升",美丽乡村建设中实施小微项目21个,打造双荷映月、芍药竹亭、荷叶广角、清廉荷亭、亲莲平台、音乐小道、赏莲步道、微小菜园、七尺小巷等小景观。发挥本土“香才”资源优势,美化绿化节点28处,绘制莲藕彩画14处,悬挂乡愁标语11处,评选文明家庭、美丽庭院90余户,完成弱线规整及废弃电杆迁移。

微奉献治理,乡风纯美。实行村两委干部坐班办事、夜访入户等机制,干部带头奉献履职;全村划分7个小网格,村两委干部兼任网格长,同步设功能党小组,把每个小网格中的党员、村民代表及热心村级事务的人员组织起来,做到群众反映的事有人管、群众想知的事有人说;组织“爱莲”志愿服务队,常态化参与治安巡逻、旅游向导、文明创建、政策宣传等志愿服务活动,志愿队服务总时长4500余小时,人均服务时长80小时;评选市、区、镇优秀党员和黄山好人7名,40余户在美丽乡村建设中捐款捐物、让地及主动拆除无功能建筑物。

微循环发展,社会和美。设微循环展示台,发放垃圾分类桶650个,规范摆放公共区域垃圾桶45对。持续推广“生态美信用好超市”做法,2022年全村垃圾兑换积分物资2.4万元,回收6.3吨农药塑料瓶、垃圾袋、烟头等。推行污水集中纳管湿地及联户、单户处理模式,中心村黑灰水有效处置率97%,厌氧+人工湿地处理后的尾端出水达一级B类标准,滋养80余亩荷花。推行厕所革命,拆除和改建无害化卫生厕所50座。建立猪粪收集处理池83座,组建粪污资源化运维队伍,配备冲水车、吸粪车2台,采取上门服务模式,循环利用粪污资源。健全生态护林制度,推行秸秆综合还田模式,全年无森林火警。

微创意运营,生活甜美。建立强村公司,销售农特产品,打造莲文化体验中心。探索“村集体+合作社+企业+农户”产业发展模式,发展110亩莲藕基地,与田园徽州精致农业公司合作,开农超对接直通车,推行订单农业。引进安徽花智造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利用林地套种金丝皇菊、黄山贡菊。实行“能人+农户”模式,发展百亩仿野生猕猴桃种植示范基地。2022年,村集体收入132.26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超2.3万元。

编辑:kxg2022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用户注册发布,仅代表作者或来源网站个人观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网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因作品内容侵权需删除与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尽快通过本网的邮箱或电话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