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以来,中村镇党委坚持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积极推行“秋根说事”工作制度,成立“秋根说事”平台,切实解决群众身边的烦心事、闹心事、堵心事、揪心事,畅通群众诉求表达渠道,不断提升群众幸福感、获得感,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营造和谐稳定的治理新路径。
一、创新方式重民情,搭建“秋根说事”平台。
秋根说事工作室“男主角”尚秋根,男,从事司法、信访、综合治理工作38年,有丰富的基层工作经验。工作中不断完善自我,努力提高自身素质,有良好的敬业作风和较强的组织能力,群众基础好,社会责任感强。本人性格开朗稳重有活力,工作认真负责,喜欢思考,善于沟通,学以致用。持有《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执业证》,曾任沁水县人民法院“人民陪审员”、沁水县人民法院“特邀调解员”、晋城市人民检察院“人民监督员”、中村镇村级法律顾问。
中村镇搭建“秋根说事”平台。充分依托中村镇综治中心,坚持“排忧解难、化解纠纷、促进和谐”为原则,以“换位—理法—优劣—互让”的调解经验,让群众“话有地方说,理有地方讲,苦有地方诉,事有人去做”,创新调解新模式。着力把信访矛盾纠纷化解与全科网格工作有机融合,打造高标准、高规格“评理说事”平台,为群众搭建说事、议事、调事平台。中村镇围绕“提升基层能力,化解基层矛盾纠纷、促进乡村振兴”主题,对群众生产生活中出现的矛盾纠纷、困难问题,在“秋根说事”平台进行梳理化解,通过与群众沟通交流,群众的难事、愁事得到了合理的解决,化解了矛盾纠纷,让“秋根说事”成为群众生产生活的心灵驿站,推动了各项事业的发展。
“秋根说事”平台开设以来,化解土地流转、婚姻家庭、民间借贷、人身损害赔偿等疑难复杂纠纷61件,协议金额88多万元。“秋根说事”,用责任与奉献精神架起化解矛盾纠纷服务群众的连心桥。通过全科网格形成基层矛盾纠纷问题反馈、法律知识传播、评理说事工作宣传等,听取群众的诉求,当场解决群众提出的问题,进一步起到排忧解难、化解纠纷、促进和谐的作用,为全镇营造了文明和谐的营商环境。
二、畅通渠道听民声,不厌其烦解矛盾。
中村镇以“秋根说事”形式,常态化开展群众说事,同时把接待群众“说”与登门入户“说”相结合。针对基层群众信访矛盾纠纷,由村两委成员、村组干部、网格员定期登门“听事”,做到与群众真心实意拉家常,及时掌握群众民情民意新信息、矛盾纠纷新动态,及时化解邻里纠纷,切实做到群众问题事事心中有数、件件办得妥当。把书面“说”、网络“说”与电话“说”相结合。通过微信群方式公示“说事”召集人电话等“说事”渠道,提倡群众通过电话、微信“说事”,让群众的诉求得到快速有效地解决。截至目前,全镇依托“秋根说事”,化解各类疑难复杂纠纷181件,协议金额120多万元,“个人调解室”金牌调解员品牌效应充分显现。
三、整合力量解民难,密切党群干群关系。
中村镇综治中心在信访维稳工作上,对群众矛盾纠纷按性质类别、轻重缓急进行“说事”归纳分类,详细记录,逐一办理。对于能够当场答复处理的,召集人当场答复处理。不能现场解决的,报基层党组织研究、明确办理措施和时限,村解决不了的向镇党委反馈协调解决,并在“秋根说事”平台公开答复,做到“说事”事事有回复,有着落。深化“秋根说事”制度,切实解决了群众办事难找人、问题难反映、矛盾难解决的“肠梗阻”问题,通过“秋根说事,干部解题”,成为密切干群、党群关系的“润滑剂”,做到了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村,矛盾不上交,就地能化解的要求,为建设“文旅康养名镇”营造文明和谐的发展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