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应急演练现场。
日前,区委社会工作部、区社会治理中心发动全区915个网格开展“黑气”宣传排查工作。各镇街、村社组织网格员深入重点区域开展“拉网式”排查,通过走访群众、前端排查、宣传告知等举措,形成全域覆盖、多元共治的燃气安全防护网络,切实将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守护群众“灶台边的安全”。
“三查三问”筑牢,燃气安全防线
蛟川街道五里牌社区创新推出“网格化排查+沉浸式教育”模式,将6名网格员编成专项小组,划分餐饮店、出租房、流动摊贩等6个责任片区,对重点区域开展“地毯式”排查,并实施“三查三问”工作法:查气瓶来源、查阀门密封、查存放环境,问发票来源、问危害认知、问配送资质。“阿姨,您看这个钢瓶的护罩上没有正规厂家钢印,也没有正规发票,这是典型的‘黑气’特征。”经过“三查三问”,网格员正手把手教居民识别“黑气”。
除了沿街店铺,流动人员密集的群租房也是重点排查区域。五里牌社区的网格员和微网格长、志愿者们共同开展“敲门行动”,走访426户开展宣传排查工作,张贴“安全用气九不要”警示贴,向居民发放手册400余份。
“黑气”专项排查,把牢餐饮安全关
“这个钢瓶检验标志模糊,请出示采购凭证!”在庄市街道高教社区餐饮集中区,网格员们正发挥着“141”体系中的“前哨”“探头”作用,运用“望闻问切”工作法排查可疑线索,通过“望钢瓶标识、闻管道泄漏、问采购渠道、切安全隐患”四步法,建立“排查—宣传—整改”闭环机制。
“黑气一旦泄漏引发爆炸,后果不堪设想。”重点针对烧烤店、小吃摊等用气大户,网格员们加大宣讲力度,通过“台账比对+实地核验”双核查,确保问题钢瓶无处遁形。
为了学用结合,确保辖区内消防安全,高教社区以“安全生产月”为契机,邀请街道应急消防管理站的专业人员为社工网格员及物业工作人员等30余名参训者开展培训。培训将“案例复盘”和“实战练兵”巧妙地融合在一起,深入剖析各类燃气引发的火灾案例,并组织参训人员进行模拟演习。
“银发课堂”破解,老年用气难题
为守护“银发族”生命安全,澥浦镇觉渡村网格联合镇综合行政执法队、华润兴光燃气公司,将专业知识送进银发课堂。
执法队员用近期发生的燃气泄漏案例敲响警钟,燃气专家则从专业角度揭露“黑气”的致命风险:大多使用超期报废钢瓶,未经安全检测、违规添加二甲醚甚至存在缺斤少两现象。为帮助老人直观辨别,专家将正规燃气钢瓶与“黑气”钢瓶并排展示,从醒目的颜色差异到清晰的二维码标识,逐一拆解辨识要点。
网格员则结合日常巡查经验,用方言生动讲述“流动三轮车兜售”“无证网点隐蔽推销”等常见套路,引得台下老人频频点头。
在应急演练环节,专家与网格员通过“一关、二开、三跑、四拨打”的通俗口诀,将复杂的应急流程拆解为朗朗上口的行动指南。数位老人受邀上台,在专业人员“手把手”指导下,模拟发现燃气泄漏后的紧急处置流程,确保老人们不仅“会做”,更“懂原理”。网格员同步公示24小时热线电话,强调一旦发现燃气泄漏,立即联系网格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