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帕金森病治疗 新研究有助预测细胞替代疗法结果

来源:中国新闻网     时间:2022-06-15 15:25:28     

  
推动帕金森病治疗新研究有助预测细胞替代疗法结果

  中脑多巴胺能神经元分化过程的单细胞转录图景等内容 中国科学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 供图  中新网上海6月15日电 (记者 郑莹莹)帕金森病给患者带来极大痛苦,也给社会造成沉重负担。中国科学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的陈跃军研究组15日在The Journal of Clinical Investigation(《临床研究杂志》)期刊上在线发表了题为《人类中脑多巴胺能神经细胞分化标志物预测帕金森病细胞治疗结果》的研究论文。据介绍,该研究为实现更有效、更安全的帕金森病细胞替代疗法迈出重要一步。
  全球疾病负担(Global Burden of Disease)的统计数据显示,预计2030年,全球将有约930万名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患者,其中中国约有494万名。
  帕金森病会引起肌张力增高、运动迟缓、静止性震颤和步态异常等运动功能障碍。临床上尚无治愈帕金森病的有效方案,目前的治疗方法主要是对症治疗,包括以左旋多巴为代表的药物治疗和深部脑刺激。然而药物治疗只在早期阶段有效,而深部脑刺激只适用于部分病人,随访成本高,且会引起抑郁症等副作用,因此急需开发新的治疗策略和方法。
  细胞替代疗法(即:细胞治疗)被认为是有前景的帕金森病治疗策略。目前,包括中国、美国、日本、澳大利亚在内的很多国家,相继开展了基于人多能干细胞技术的PD细胞治疗临床试验。
  在中国科研人员的这项研究中,研究者解析了中脑多巴胺能神经分化的单细胞转录组图谱,发现了中脑多巴胺能神经祖细胞的特异性表面蛋白分子,并且应用它们来获得高纯度的目的供体细胞,这些供体细胞移植后可获得稳定且可预测的帕金森病细胞治疗结果。
  也就是说,该研究尝试“解读”了供体细胞移植后产生异质性的原因,并提出了制备高纯度、高效能、移植结果可预测的新型供体细胞的策略,以推动更安全有效的帕金森病细胞治疗。(完)
 
编辑:zr2022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用户注册发布,仅代表作者或来源网站个人观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网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因作品内容侵权需删除与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尽快通过本网的邮箱或电话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