坡南古街:在保护传承中绽放光彩

来源:     时间:2023-02-14 08:34:43     

近日,记者来到浸润着深厚历史文化积淀的昆阳镇坡南古街。古街上的古城门、古道观、牌坊、古桥、古井、古塔等众多人文景观和历史遗迹,向人们诉说着光阴的故事,见证着坡南古街的前世今生。

历史年轮中的老街

“星垣连北斗,驿路达南闽”的楹联,镌刻在修建于清光绪年间的通福门上,坡南街原是县城通往福建的干道,名声很大。有人说,走进坡南街,就像走进了平阳历史的隧道。在历经宋、元、明、清、民国至今千年的风雨洗礼中,见证着平阳各个时期的盛衰变化,迎送着南来北往的过客,培育了坡南人从农、从工、从商、从军、从文等各路人才,摩肩接踵的商人,南北腔调的过客,一度把老街挤窄了。

据平阳历史学会顾问李炜介绍,20世纪80年代,随着城市建设步伐的加快,公路运输取代了古老驿道,坡南的河道被填后变得又窄又浅,百舸竞流的情景再也不见了,坡南也慢慢沉寂了下来。坡南人家迁走的越来越多,上百年的老宅或是寂然而立,或是被租给外来务工人员,好些房子扛不住岁月负荷,逐渐破败了,那份沉甸甸的古意正在被削弱、损毁,便只剩下了一段记忆中的“城南旧事”。

那个时期,老街两旁百余间房屋被鉴定为D级危房,古街的牌楼牌坊破损严重,电线乱接,违建乱搭。从通福门由北向南的坡南街上,从通福门由北向南的街面上,一些老宅门前的石狮子,有因保存不力损坏的,有被主人卖掉的,甚至有被偷盗的。进入21世纪后,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文化保护工作也随之提升,坡南老街的历史文化价值也被社会各界所认同。近年来,县委县政府不断加大对坡南老街的保护建设力度。

散发生命力的老街

2006年,坡南街被温州市人民政府命名为温州市第一批历史文化名街区。2012年被浙江省人民政府命名为浙江省历史文化名街区。2019年9月,坡南历史文化街区核心区示范段提升工程完成立项,次年3月,坡南历史文化街区核心区示范段提升工程正式启动,项目总投资为9000多万元,实现了沿街建筑外立面整治、危旧房加固修缮及揭顶、建筑落架大修、路面铺装等整体提升。

随着提升工程的完工,现在的坡南街,逐渐成了热门打卡地,吸引了许多游客打卡拍照,现代商业与休闲生活的融合,更是渗透进了坡南街每个人的生活里,散发出崭新的生命力。坡南街的“月光经济”越显迷人,纸伞、木偶戏、孝文化、古驿道等元素的融入为坡南街的“月光经济”注入活力。走在长廊里,一排不同颜色的油纸伞特别吸人眼球,店铺里的青草豆腐、油泡汤圆、九层糕等各种温州小吃,时不时唤起童年记忆。

“现在地平整了,卫生好,绿化又好,很适合居住。闲暇时间,也有很多人来这里游览,人多了也会带来很多商机。”在河边新建的亭子内,一群晒着太阳的村民议论着。待夜幕四合,梁檐如诗,行行押着古韵;华灯初上,老街夜色凉如水,一排排火红的灯笼,点亮了老街的风情与夜色,浓墨重彩地复刻浙南古镇的繁华光景。

时尚新地标的老街

坡南街所蕴藏的文化内涵,在重整中焕发了新活力。作为县委县政府“一环五片”战略中的一片,今年,我县将投资20亿用于坡南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提升与旅游开发,其中包括坡南老街提升工程,龙山公园、塔山公园及周边配套设施提升工程等。

“我们要以保护本地人熟悉并认同的环境与场所,展现出场地最真实的一面,让当代的功能和生活与现有场景相融合,让场地继续在当代生长,并成为未来的历史财富。”县城投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坡南老街的更新将更注重保存街巷空间肌理、保护历史文保建筑、保留民俗建筑遗存、保留自然场景尺度,通过连续更新提升,完美呈现坡南老街层叠的历史、共生的自然、连续的肌理、乡土的记忆、活力的街道及丰富的场景。

坡南历史文化街区作为平阳重要的历史文化遗产,是昆鳌协同区文化核心节点之一。下一步,县城投公司将其作为重点项目推进,用新思路打造文化IP,以文化继承为魂,以声光技术为骨,结合实景强化视觉观感,以坡南老街的前世(非遗体验)、今生(国潮生活)、未来(元宇宙体验)为内容,打造浙南地区首个元宇宙+国潮风的沉浸式商业街区。在加强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的同时,激活古街千年活力,让坡南成为文化旅游时尚新地标,提升昆鳌协同发展区区域价值,促进平阳都市振兴,实现共同富裕。

编辑:kxg2022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用户注册发布,仅代表作者或来源网站个人观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网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因作品内容侵权需删除与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尽快通过本网的邮箱或电话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