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误农时不负春,秧苗扦插正当时。眼下正值水稻插秧的农忙时节,黟县大力推广再生稻种植,实现播种一季,收割两季,助力农民增产又增收。
4月7日,在宏潭乡佘溪村绿农家庭农场的育秧大棚内,4名工人正在给秧苗浇水、施肥……一派繁忙的景象。据悉,绿农家庭农场成立于2015年,主要种植粮油作物,种植规模超过1500亩,农场负责人方国文介绍:“目前再生稻正在育秧阶段,预计4月下旬开始插秧,由于去年再生稻产量高,两季产量达到750公斤每亩,所以我们今年准备扩大种植面积到500亩,并持续优化水稻品种,推动水稻增产增收。”
在柯村镇胡门家庭农场,种植大户程华明正在翻耕田里的紫云英,为再生稻栽插做好准备。“我是在3月20日播的种,预计4月中旬就能将秧苗移栽到大田里,现在将这些紫云英翻埋进土里当作绿肥,可以提高土壤肥力。”程华明介绍。
黟县立足粮食生产安全,围绕“两强一增”,结合农业生产实际,科学调整种植结构和模式,鼓励和引导种粮大户种植再生稻,着力提高农户种粮收益,促进水稻高质量发展,今年全县种植再生稻1200亩。
为确保收成,该县及时印发再生稻种植方案,下发种植要点,同时组织专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建立常态化联系机制,为水稻种植全过程提供农业技术指导,协调解决各类种植问题。该县还大力发展育插秧社会化服务,以生产主体、专业化服务组织为主导,突出抓好工厂化集中育秧和无人化机械作业,融合绿色高效模式与先进农机装备推广应用,着力提高生产效率和产量水平,力争再生稻头茬达到500公斤每亩,单产达到700公斤每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