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身后的这个育肥拉链自动饲喂系统是今年刚投入建设的,只要轻轻按一下按钮,饲料就能直接输送到每个圈舍。”日前,幸福一家养殖家庭农场负责人潘玉兰感慨现在的自动饲喂系统真是省了劲。
位于新集镇的幸福一家养殖家庭农场成立于2015年,专注于生猪饲养和生态放养草鸡,由于饲养生猪规模量较大,用工成本较高,去年该家庭农场在市农业农村局成功申请购置了一套育肥拉链自动饲喂系统,整套系统11万元,仪征市财政补贴10万元,家庭农场仅需支付1万元,减轻了家庭农场的经济压力。这套自动饲喂系统,不但能减少人工成本,还能精准定量投喂生猪,科学控制生猪的肥膘,防止浪费饲料。
潘玉兰告诉记者,自动饲喂系统仅仅是幸福一家养殖家庭农场这些年获得市农业农村局财政奖补的其中一个项目。幸福一家养殖家庭农场从成立之初年出栏生猪400头,发展到现在年出栏生猪2000多头,为培育该家庭农场做大做强,市农业农村局先后为该家庭农场争取了35万元财政奖补资金,修建200多米2.5米宽的水泥道路,购置投料和粉碎系统设备、制冷和制热系统设备等,硬件设施不断完善提升,为家庭农场的发展提供了强大支撑。
家庭农场发展迅猛,仪征市的农民合作社在政策加持下也快速发展。位于月塘镇尹山村的宗朝果品专业合作社是仪征专业种植果品的农民合作社,基地内300亩的桃、梨挂满枝头,飘散着果品的香气。基地内原本为土质道路,泥泞不堪,往年每到果品成熟季,宗朝果品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潘聪都会为道路颠簸不平导致果品运输困难和损坏而发愁,去年合作社向市农业农村局申报了17.8万元的新建水泥路项目,今年年初新建成的宽2.5米至3.5米的水泥路贯通基地,大幅改善了合作社的生产条件,为后期扩大经营规模奠定了扎实基础。
潘聪开心地表示,水泥路建成后,大型机械到地头作业十分方便,游客游玩时也更愿意下田体验和采摘。
近年来,仪征市把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培育和发展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围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优质发展,仪征市加大对家庭农场和合作社的扶持力度,加强业务指导,增强发展活力和带动能力,通过政策引导和鼓励种养大户、小农户成立或加入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并积极帮助家庭农场和合作社争取政策、资金、项目、技术和服务等支持,提升主体生产经营水平。
市农业农村局农村改革与合作经济管理科科长王燕介绍,近年来,仪征市根据中央、省市文件精神,不断加大对家庭农场工作的扶持力度,每年的家庭农场合作社扶持资金达500万元以上。截至目前,经过市农业农村部门扶持,仪征共创成扬州市级以上示范合作社56家,其中,省级33家,国家级5家;创成扬州市级以上家庭农场68家,其中,省级44家。“下一步,我们将围绕家庭农场合作社发展,进一步做好品牌创建和市场营销等方面工作,通过开展农展会、线上营销等一系列现场活动,促进家庭农场合作社做大做强。还将重点选择一批基础能力好、发展潜力大的主体,打造特色亮点,发挥他们的引领示范作用,促进全市家庭农场合作社健康快速发展,大力推进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