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1月18日A股三大股指大幅调整后,本周第一个交易日,A股三大股指再度集体下跌,刷新前期低点,再创阶段性新低。其中,“沪指再度失守2800点”词条冲上热搜。截至昨日收盘,沪指跌2.68%,深证成指跌3.5%,创业板指跌2.83%。当天,两市合计成交额7941亿元,个股跌多涨少,近5200只个股下跌。
不过,不少业内人士认为,当前的市场已经处在底部位置,准备反弹甚至反转行情开端。建议此前已配置的投资者可继续持仓观望,而空仓的投资者则可继续逢低配置,博弈市场的反弹以及可能出现的春季行情。
逾5000只个股下跌 三大股指再创阶段新低
昨日,A股一开盘便“跌跌不休”,惹得股吧里一阵沸腾,有人嚷着抄底买入的,也有人喊着割肉。
截至昨日收盘,上证指数报收2756.34点,大跌2.68%,再创2020年4月以来的新低;深证成指报收8479.55点,大跌3.5%;创业板指报收1666.88点,大跌2.83%。
同花顺数据显示,盘面上,所有板块悉数飘绿,两市下跌个股逾5000只,仅200余只股票上涨,两市涨停个股大幅减少至17只,同时有71股跌停,跌幅个股家数开始大幅增加。龙虎榜中,机构投资者买卖力度大幅下降,观望气氛浓厚。
与此同时,两市成交量出现不同程度放大,北向资金逆市净买入10.47亿元,终结连续6日净卖出;其中,沪股通净买入7.39亿元,深股通净买入3.09亿元。北向资金当日成交金额1420.49亿元,占A股总成交额的17.89%%。
从板块增持榜来看,近五个交易日,北向资金增持银行板块9.49亿元,增持煤炭板块7.75亿元,增持半导体板块7.01亿元,其中,船舶与海洋装备板块近五日增持幅度最大,增幅为13.25%,增持市值合计4.22亿元;从个股增持榜来看,数据显示,近五个交易日,北向资金增持江苏银行6.16亿元,增持贵州茅台5.97亿元,增持金山办公5.38亿元,其中,太辰光近五日增持幅度最大,增持市值合计4896.25万元;从历史走势来看,数据显示,近一个月,北向资金合计净卖出142.52亿元,其中,沪股通合计净买入60.88亿元,深股通合计净卖出203.40亿元。
A股的估值处于历史低位 机构仍多看好后市
有业内人士分析,上周四大盘走出了“金针探底”走势,“金针”的低点2760点就是未来相当一段时期的低点,A股有望走出春季行情,并有观点认为,A股下半年将有较大的反转行情。
在此之前,就有机构曾表示,市场信心还会有一个逐步修复过程,大盘走势还有一个反复筑底过程。
从A股历史看,因为资金和情绪造成的快速调整往往是市场的最后一跌,一旦有利好催化,市场随时将展开反弹。“我们对市场底部信号进行总结,发现几乎所有信号都预示着当前的市场已经处在底部位置,准备反弹甚至反转行情开端。”中信建投首席策略分析师陈果认为,核心资产估值极低并有止跌迹象;估值及交易热度层面,消费板块热度仍上行。
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也表示,2024年大盘有望走出前低后高、先抑后扬的走势,在年初市场加速探底的过程中,投资者要保持理性,多看少动。
对于后市,多家机构认为A股底部特征正在接近,下行空间相对有限。中信证券指出,类“平准”资金已开始持续发力,托底作用明显,当前市场估值已处于历史极端水平,国内宏观政策也处于观察期,海外因素并无实际影响,在以上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下,预计市场将进入月度级别的反弹交易窗口期。
国泰君安认为,A股底部特征正在接近,但目前的掣肘在于缺乏预期上修动力,指数预计以震荡磨底为主。短期蓝筹股机会仍在低风险特征的低估值、高股息、稳定现金流板块;小盘股机会不在A股主板,在改革预期更强、交易优势更好的北交所。
展望下阶段,光大证券指出,当前我国经济政策仍积极发力,政策效果或将逐步显现,并且当前影响市场的风险因素也未显着超预期。并且从估值指标来看,当前沪指具有较高的性价比和安全边际。因此,当前上证指数或已处于底部区域,下行空间相对有限。1月若货币政策进一步落地,叠加1月金融数据有望实现开门红,市场有望逐步冬尽春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