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假期来了,我该出去玩吗?最全“衣食住行”备忘录来了

来源:     时间:2020-04-29 10:48:44     

  “五一”小长假就要来临!在国内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疫情压力下,假期该不该出游,该如何做好防护?搜狐健康为此整理一份权威“超全”备忘录,让大家健康安心度过小长假。

  低风险地区可以走走,三类人群不宜出游

  4月13日,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卫健委就联合印发通知,要求疫情防控期间,旅游景区只开放室外区域,室内场所暂不开放,接待游客量不得超过核定最大承载量的30%。

  浙江、江苏、安徽、河南、江西、上海等多地文旅部门下发通知,允许在本省或本市范围组织旅游活动。很多景区都采取了网上预约购票、限流等方式,并且进入景区需测量体温、查验健康码和信息登记。可见,对于旅游放开仍有限制。

  对此,中国疾控中心研究员冯录召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大部分近期没有病例报告的地区,旅行还是比较安全的,但目前每日仍有新增境外输入病例或者本土病例的地区,要保持警惕。但不建议老年人、慢性病患者、孕妇等高危人群出游。

  “五一”出行备忘录

  

  很多人认为,在外游玩回来感觉全身都沾上了病毒,是不是需要全身“消毒”?

  其实,回家后正常脱衣服、摘口罩、洗手就可以。中国疾控中心官微曾发文表示,外出时戴口罩,勤洗手,打喷嚏或咳嗽时用纸巾或手肘去捂住口鼻,已经能够防护,无需过分恐慌。

  春天气候变化无常,五一假期出行,大家务必备足衣物,准备免洗手消毒液、消毒湿巾、口罩等物品,带好雨具,做好防护。旅途中运动出汗不宜一次性脱下过多的衣物,避免受凉致病。

  

  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官网健康提醒:

  1.乘坐交通工具时,尽量减少饮食次数

  2. 可自带食物,提倡分餐制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在接受《人民日报》专访时建议,市民五一假期出行多选择室外场所,人群聚集时需要戴上口罩。五一假期活动应该以室外旅游为主,建议自带干粮,或者选在在宾馆房间里自己吃饭。

  3.错位就餐

  若需在餐厅用餐,建议间隔错位用餐,与其他人保持一米以上的距离。不推荐大规模聚餐,也不建议携带婴幼儿进入餐厅。在餐厅期间要尽量减少触碰公共设施。

  

  若选择低风险地区出游需要住宿,建议做好以下几点:

  1.关注个人健康宝状态

  提前了解目的地入住酒店疫情防控要求,申领“健康码”,预订房间。例如,4月12日起,进入北京人员入住酒店,应持有7日内经当地核酸检测呈阴性的健康证明,且全国健康通行码或北京健康宝认证为“未见异常”状态;

  2.住宿应尽量选择卫生条件良好的宾馆,常开窗通风;

  3.办理入住时要佩戴口罩,与其他人保持一米以上距离;

  4.乘用酒店电梯时尽量不要用手直接触碰电梯按钮;

  5.自备水杯、毛巾等物品;

  6.勤洗手,保持生活用品卫生清洁。

  

  国家卫生健康委官网提示,跨地区出游,应选择近期无新冠肺炎病例报告的地区,并且提前联系景区,了解当地防控政策,按要求做好准备。

  中国疾控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吴尊友在接受央视主持人白岩松采访时表示,建议五一长假大家出去散散心,打开公园的门,打开家门,尽量出去走一走,看一看,但是不要聚餐,不要聚会,不能达到疫情发生以前那样的情景,不可能特别放纵。

  在外游玩时:

  1.注意与他人保持一米以上距离;

  2.在人员密集场所要佩戴口罩,注意咳嗽礼仪;

  3.随时做好手部卫生。

  若旅途中出现发热、干咳、乏力等症状,应立即到就近的医疗机构就诊。

  参考资料:

  1. 国家卫生健康委官网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信息

  http://www.nhc.gov.cn/xcs/nwwd/202004/48312762a9aa4a2ca1fe8780199a1988.shtml

  2. 人民日报专访:张文宏:五一出行不妨“自带干粮”

  http://sh.people.com.cn/n2/2020/0412/c134768-33942532.html

  3.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就新冠肺炎防控的科学知识普及举行发布会

编辑:admin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用户注册发布,仅代表作者或来源网站个人观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网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因作品内容侵权需删除与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尽快通过本网的邮箱或电话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