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春夏发热、出疹,需当心川崎病

来源:     时间:2020-04-29 11:02:57     

  川崎病(KD),是一种儿童常见的以全身血管炎改变为主的发热、出疹性疾病,由日本医生川崎富作首先发现,由此命名。其又名皮肤黏膜淋巴综合征,好发于春夏季,小于5岁儿童常见,且男童患病率高。近年来川崎病发病率逐年增高,成为儿童生长发育的主要疾病之一。

  ◆ ◆ ◆ ◆

  川崎病的病因及临床表现:

  大量研究表明,川崎病的发生发展可能与感染、免疫系统功能紊乱密切相关,具体病因及机制尚不明。临床诊断在排除其他疾病后,依据临床表现及相关实验室检查可诊,其典型表现为持续发热≥5天;全身多形性皮疹;四肢末端硬肿;结膜明显充血;口腔以及唇部皲裂;淋巴结肿大(颈部多见)。临床部分患儿不具备典型的临床表现,一些症状出现较晚甚至不出现,称之为不完全川崎病,增加诊断难度,及时到医院就诊尤为重要。

  川崎病的致命并发症:

  冠状动脉损伤是其常见并发症,部分患儿早期就合并冠状动脉损害或冠状动脉瘤,增加治疗难度,严重时可导致心源性猝死。目前KD是儿童获得性心脏病的主要病因,其导致的儿童心血管病变概率高居首位,且KD所致冠状动脉后遗症也成为成人冠状动脉性心脏病的病因之一。北京儿童医院顺义妇儿医院儿科医生麻佳佳指出,冠脉损害患儿的发热持续时间更长,由于前期表现与普通感冒相似,不易诊断,甚至部分患儿错过最佳治疗时期,因此,家长们对川崎病的认知和普及尤为重要。

  川崎病的治疗:

  川崎病的诊断需排除其他相关疾病,不典型患儿诊断难度大,因此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为主要原则。临床上丙种球蛋白静注、口服阿司匹林、双嘧达莫,效果显著,同时积极退热及相关对症治疗,定期门诊复诊(根据临床表现其药物用量、门诊复诊时间不同)。

  川崎病的注意事项:

  川崎病患儿免疫力减低,家长及患儿心理情绪紧张,因此治疗过程中家长需普及相关知识,同时做到如下方面:

  1.保证患儿多休息、周围环境卫生;

  2.营养健康饮食、增强免疫力(清淡、易消化、富含维生素、高蛋白软食为主,避免辛辣刺激性食品的摄入,必要时可适当补充维生素及免疫调节制剂;

  3.注意皮肤及口腔护理,对于皮疹及指/趾端硬肿患儿若出现脱皮,勿要撕扯,任其自然脱落以防感染;饮食前后可予少量温水漱口;口腔溃烂者可康复新含漱或涂抹,唇部亦可涂抹适量鱼肝油滋润。

编辑:admin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用户注册发布,仅代表作者或来源网站个人观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网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因作品内容侵权需删除与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尽快通过本网的邮箱或电话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