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三个聚焦”着力“三个提升”

来源:东北网     时间:2022-08-09 10:29:17     

  友谊县以“能力作风建设年”活动为契机,以“四个体系”建设为抓手,进一步健全完善基本民生保障、基层社会治理、基本社会服务体系,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决策部署,坚持“三个聚焦”,着力“三个提升”,通过靶向发力、分类施策、精准救助,进一步筑牢民生保障底线,困难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得到较大提升。

  聚焦特殊群体着力提升民生保障

  为确保特殊困难群体认定对象应排尽排,应救尽救,县民政局一方面对困难群众的各项信息进行及时有效的动态管理,坚持客观公正、阳光操作,充分发挥临时救助“救急难”“兜底线”的作用;另一方面开展大走访、大排查活动,把困难群众底数进一步排细排实,形成救助及时、标准科学、方式多样、管理规范的临时救助工作格局,有效化解困难群众突发性、紧迫性、临时性的基本生活困难。

  规范社会救助审批权限委托下放工作,实现低保资金“一卡通”发放,精准发放社会救助资金1228.3万元。健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长效机制,加强困难群众动态监测,将符合条件的人群及时纳入保障范围,超出标准的予以清退,新增低保61人、特困5人。联合县残联进行全县残疾人信息筛查,将符合条件的残疾人及时纳入两项补贴发放范围,新增残疾128人,为1640名残疾人发放两项补贴资金56.4万元。新增孤儿7人,为13名孤儿发放8.5万元。

  聚焦弱有所扶着力提升救助效能

  发挥基层网格作用,创新工作方式,变被动发现为主动发现,被动救助为主动帮扶。完善常态发现渠道,依托乡、镇(街道)社工站建立群众需求信息库,综合利用党员干部和基层工作者、村居干部和网格员等各方面力量完善救助信息和渠道,提高救助效能。为372户541人发放临时救助26.05万元,以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

  今年4月,成富乡民政助理得知本乡71岁特困人员袁某脚踝肿涨、发红的消息,第一时间联合有关部门前往所在敬老院了解情况并立即组织人员进行开会研究,决定启用备用金,让老人先行入院检查,并在之后又联系医保、民政等相关部门为其后续治疗费用进行筹集,并为其办理了入院、住院照料、出院等相关事宜。

  直到6月份,了解到袁某脚部伤口恶化,成富乡政府会同县民政局研讨救助方案,并联系其亲属,一同前往敬老院了解情况并商量送医事宜。民政助理再次将其送往红兴隆中心医院治疗,在与老人亲属沟通同意后,医生为其进行了截肢及治疗。住院期间,考虑到老人双腿都已截肢生活需要专业人员为其护理,民政局工作人员与乡民政助理对比多个养护中心,最后在其亲属同意下,将老人送到专业护理重症老人的一家养护中心。在后续休养中,成富乡领导与民政助理仍时刻关心老人情况,多次前往养护中心进行看望,用实际行动服务群众,增强群众的幸福感和安全感。

  聚焦便捷高效着力提升服务效能

  “真没想到这么快,申报前后还不到一个月的时间,我儿子的低保金就发放下来了,为我们家解决了一块心病,太感谢你们了。”在友谊镇富强社区残疾人董某的家中,他年近六旬的老父亲接过民政干部送来的低保卡,禁不住为民政部门快捷高效的服务竖起大拇指。

  为进一步深化社会救助领域“放管服”,真正实现困难群众的事“简便办”“提速办”,根据省市县文件精神,县民政部门开展社会救助审批权限下放工作,由传统的乡镇开展调查、评议、审核后报县民政局审批,改为乡镇政府是社会救助申请、审核、审批的责任主体。该局先后数次组织相关工作人员赴同江等市县学习先进工作经验,选取友谊镇作为权限下放试点乡镇并制定相应实施方案,上报县常委会、深改会,明确各相关单位职责,逐步推行低保、特困、临时救助、低收入家庭审核确认的权限下放试点工作。

  据了解,截至目前,全县11个乡(镇)已全部完成社会救助审批权限下放工作,共计新纳入城乡低保19户,54人,切实维护了困难群众的利益。

编辑:rj2022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用户注册发布,仅代表作者或来源网站个人观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网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因作品内容侵权需删除与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尽快通过本网的邮箱或电话联系。